为何有人在为枪杀女法官叫好
2月26日晚,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法官马彩云在住所楼下遭到两名歹徒枪击,经抢救无效死亡。据悉,其中一名歹徒是马彩云审理的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的原告。非法持枪杀伤人命,这当然是恶性刑事犯罪案件,这一点应该是毫无争议,网络上法官、检察官、律师等群体主要的发声当然也是谴责犯罪,呼吁尊重法律及法官。
事件发生后,部分网民的反应却耐人寻味:先是各种小道消息传出求验证,微博和网站上文章充斥着种种另类声音:幸灾乐祸者有之、为凶手叫好者有之。在对事件内幕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,很多人的发声是认为司法不公,法官枉法逼人犯罪!这样的不辨是非的评论可能让法官心寒。有人说评论者无脑、冷血,但我更想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?
也许是“坏消息”易于传播。坏消息总比好消息传播得快,这是坏消息法则。负面情绪更易被创造和传递。因此,网上负能量总是较多。
也许是过度质疑习惯使然。有调查显示, 41%网民承认自己有“习惯性质疑症”。特别是涉官涉富时,进行有罪推论,公务员、警察、城管、医生、教师(砖家、叫兽)成为网上“黑五类”。
也许是背后有外在力量操控。例如有些“维权”人士操控网络舆论,专挑敏感案件炒作煽动。此外,境外势力也在渗透中国互联网,炒作涉华热点话题,误导中国公众舆论。
一片纷纷扰扰中,笔者仿佛见到历史悲剧重演。袁崇焕被冤杀,身后一度背负骂名,当时的无知之徒人云亦云、谩骂唾弃时,可知丹心泣血?可知长城已毁?可知家国危亡?